当你选择英国留学,在你的脑海中是否对英国教育有一个概念、认识?小U认为,提前了解能帮助你整理你的学习生活目标,人生规划,最重要能让你知道到达陌生的英国后,我们能做什么。
学业观正确认识“学位”:从本科到硕士不用一气呵成
在国内的时候,我们普遍的观念都是念完本科念硕士,然后继续读博士。可是在这里,攻读学位是一个相当灵活的选择。有些人数学本科念完后在银行、财会事务所工作了2-5年又回来读硕士了;有些人读了一个硕士,又读了一个硕士,才开始读博士(一个PhD就是这样,先念了物理学硕士,又念了数学硕士,现在读数学博士)。这种现象在英国很普遍,我们并没有必要本科毕业就读硕士。这种现象的背后,是对“学位”的正确认识。
学位不是成就:它是思想上的深度和广度的一种体现
在这里,硕士和博士都是普通的学生,并不是给教授打工的“打工仔”。如果在国内,博士想要毕业,除了要发表博士学位论文,还要发表多个期刊;但是在英国,你只需要完成一个像样的学位论文,不需要出版发表,只要通过学术委员会认可就行。这样看来,英国的学位其实比国内的学位要“次”很多?非也,英国的学位,其实际含金量要超过国内的学位。
在英国,怎样做一个Master和PhD
在英国的学术系统中,Master和PhD并不是成熟的学者,而是思想上的深度和广度的一种体现,这才是“硕”和“博”的中文翻译来源。培养硕士和博士的目的,并不是为了产出科研成果,而是培养出对一个领域有历史眼光、能把握科学发展潮流、能独立完成科研工作的人。在英国,Master和PhD并不必然代表学术道路,事实上,学生读书期间除了上课、研讨、开会,还会接受职业中心的职业教育,因而一个优秀的Master和PhD毕业生可能既有学术能力,又有职业能力。因此,不难理解有些人PhD毕业后去公司工作,或者有人工作一段后又回来读学位。因为大学与社会的紧密接触,Master和PhD毕业生同样受到公司的青睐。
更加深远的学术道路
英国的学术道路从哪里开始呢?从博士后研究员开始。这属于一种工作,而不再是当学生。更高级别的是“高级博士后”,这是晋级教授的通道。当一个人被评为教授后,他还有更高的目标:英国皇家科学院、工程学会员。
生活观我们有关怀和无等级的自由:需要每人的参与
教授同样会参与学生活动,而且教授还很喜欢参与、甚至组织学生活动。我们数学系昨天的welcome party里,英国皇家科学院会员Peter Green,在party的2个半小时里,一直在现场和老师、研究生们交谈。在后来的回执邮件中,一些教授甚至说:The new students all seem to be positive and lovely! 在induction中,这些教授并不是要我们一直学习,相反,还鼓励我们多参加学生会、职业中心等的活动,不要做一个读死书的人,要享受生活,快乐生活。
价值观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:公益慈善很重要
Bristol大学在1876年建校,1909年受到英王册封成为正式大学。但是Bristol的发展却离不开一个叫Wills的烟草商人!Wills是维多利亚时代Bristol(英格兰第一大国际港口)的烟草大亨。1926年,Wills将数百万英镑捐献给Bristol大学行政院,于是大学得以迅速发展。Wills是巨商不错,但他是一个无私的人。BISC的创始人,是Bristol1975年的本科毕业生,他后来又取得了PhD学位,然而他现在却做着一个平凡的工作:建立留学生中心,为留学生创造聚餐、旅行、相互理解的环境。这个老先生并没有将PhD作为一种荣耀和资本,而是做一件自己觉得快乐的事。积极融入慈善活动、公益活动是Bristol学生的日常活动。这些学生毕业后,有相当部分走上了工作岗位,但是他们依然传承这样的精神,思考自己应该做哪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