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调查显示,英美留学低龄化已逐渐成为了时代潮流,尤其是近几年小学生出国留学也成几何级增长,对此现象社会褒贬不一,究竟是好是坏?
2014年秋季我们团队送了3位小学4-5年级的小朋友去英国顶级寄宿学校留学,他们的经历很好的诠释了小留学生及他们父母的心里路程。
这3个孩子分别来自黑龙江、中国中部和沿海城市。父母亲都接受过高等教育,属于中国高端成功人士,而且均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。他们对西方文化和教育比较青睐,希望孩子从小接受国外真正的精英教育,健康快乐纯净的成长。他们非常乐意花费人力(母亲陪读)、物力(较昂贵的学费)来培育孩子。
.jpg)
小留学生父母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为孩子做足功课不惜血本。就拿这3个小朋友来说,家长在我们的指导或者陪伴下亲自带孩子去英国综合考察,看学校,看环境,也就是说一定要小孩喜欢,因为孩子需要很快融入学校的环境,做陪读妈妈的要更喜欢周遭的文化和环境,让母子有舒适安全方便的学习生活氛围。
孩子因为还小,除了家长陪伴获得心理安全外,孩子的主要教育和监护是来自英国学校和老师。全寄宿封闭的教育环境让孩子24小时和可爱可亲的老师在一起,和不同国家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在一起学习生活。由于都是小小孩,很单纯,没有国界之分,很快会成为好朋友,用孩子共同语言眼神交流,语言会很快过关。学校还会教孩子们学法语,西班牙语,中文等等,半年以后孩子们已经会多国语言了,当然中国孩子中文是必修的。
当然对孩子们来说刚进学校困难还是很大的,课完全听不懂,课外的好多活动比如橄榄球比赛,教堂的唱诗班,去博物馆看画展,舞蹈房里学芭蕾,都是一脸茫然。好在老师们都很敬业,校方指派老师一对一全程陪读,帮助孩子度过最初的适应期。最让家长放心的是英国学校都有百年以上历史,悠久传统的小班制教育系统,师生比例是7-8个学生配比1个老师,还有生活老师,心理老师,注册护士,营养师照看孩子们,小朋友像一朵小红花在老师绿叶的陪衬下,在阳光雨露滋润下,尽情开放着。
.jpg)
不过对陪读的妈妈来说也有烦恼的事情,看着孩子渐渐融入学校生活,也有了自己的小伙伴,对妈妈的依赖就减少了,周末也就不大愿意回家,做妈妈的会很失落。是呀,做妈妈的为了孩子放弃了国内优越的生活,现在出门办事还不如孩子有语言优势,孩子成了小拐杖,妈妈还要想孩子学习,心理会有蛮大的落差。
好在我们的妈妈们毕竟接受过好的教育,她们会很快调整心态,重新出发。远处欣赏着孩子成长的同时也享受着自己的生活,这也是当初决定送孩子留学的原因之一。她们不希望像在国内一样衣衫不整天不亮起来送孩子上学,周末车轮般的送孩子参加各种补习课,孩子成绩稍稍下降被老师找去训话,看着孩子小小年纪已经面颜枯黄无精打采,手无缚鸡之力鸡。她们认为她们孩子没有必要去走中国应试教育的独木桥,自己也不愿做中国式的父母,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生活和追求。
要在好好培养孩子的同时享受自己的生活,看世界学文化,和孩子一起成长。她们参加社区各种活动,学英语,做西餐,做义工,去社区图书馆看书,静静的坐在街角喝杯咖啡看过往的行人,周末和孩子一起看歌剧电影,假期去法国意大利看展会,走在时尚最前沿。当然寂寞时光也是经常有的啦,想家了买张机票回国也是常有的事,为航空公司做贡献吧。最后不得不说钱是万万少不得的,精英是钱堆出来的,更何况母子一起踏入中西贯通的精英圈子。
邵老师点评:
教育永远不可能公平,上一代人的财富积累,让他们的后代在年龄最适合的时候接受世界最好的教育有了可能。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