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加州政府通过SCA5法案(限制亚裔学生入学比例)前后,美国华人圈展开了一次对ABC归属认同感的讨论。留学生、海外华裔在美国的大学论坛上列举了一些自己观察到的当代ABC的文化心态和现状,摘录几条,供大家过目与思考:
美国国庆日,移民美国的一对夫妇带自己的孩子去吃海鲜自助。ABC儿子在饭店要吃薯条,母亲不同意,说:花这么多钱吃自助,你吃薯条,多不值?结果ABC儿子说:今天是美国国庆,我是美国人,所以应该吃美国食物。你们中国人才吃蟹腿这些中国食物。
一个网友的孩子在美国麻省出生,从来没去过中国。但是上小学后,老师在课堂上问她:你是从哪里来的?孩子当然回答:麻省。但老师却不依不饶继续追问,她到底是从哪里来的,是不是中国?结果孩子就跟老师吵了起来,坚称自己出生在本地,是美国人。最后校长和老师都给他道了歉。
有一位年轻的ABC女护士,在聚会时同事问她是不是Chinese。虽然明显问的是她的族裔而非国籍,但她还是很激动地反驳说:I am not Chinese! I am American! 而同样在聚会中的爱尔兰裔、印度裔的同事面对同样的问题却很乐意回答,不会觉得受到了侮辱。
.jpg)
不承认自己的种族,对中华文化没有了解,总想撇清自己跟中华民族甚至亚裔的关系,这是少年一代ABC中普遍存在的现象。而他们在反抗美国人在他们身上所贴的“中国”标签时,却没想到,是自己首先给中国人贴上了标签。
中国人到达美国大陆的时间,并不比其他族裔更晚,也有200多年的历史,但是为什么至今都仍然像是一个“外乡人”呢?
有的华人认为是自身落后,被人看不起的缘故。但这放到现在早已经说不通了。美籍华人无论在经济实力、教育水平、英语技巧和文明程度上,都丝毫不落后,甚至领先于传统印象中的“美国人”(欧裔、非裔)。但在美国社会,华人因为脑子聪明,被误会成“中国人都是黑客”,华裔因为肤色较暗又有钱,被美国一般家庭理解为“没有信仰的挣钱机器”。
在美国华人界,对华裔有这样一种称谓:perpetual foreigners(永远的外乡人)。
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
.jpg)
是“美国人”专爱欺负中国人吗?但在美国出生的印度裔、非裔和西班牙裔等其他少数种族的人,为什么乐于承认自己的祖籍呢?
究其原因,还是在华人自己,但不是因为华人不够强,而是因为华人不够自信,太看轻自己,或者说,看轻了自己的民族。
黑头发、黄皮肤摆在那里,华裔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不可能是白人。但正像美国黑人不会希望自己像白人一样,而只会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,美国华裔也用不着否定自己的肤色,只想着向白人靠拢。
ABC三个字母中,A是你的国籍,C是你的种族。作为一个社会人,这是你个人身份不可分割的两个面向。如果刻意忽视自己的种族,那么作为一个人,你的自我认同是有缺失的,自然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。
其实,美国文化注重多样性(diversity)和公平(equality),中国血脉正是美籍华裔不可多得的优势,是一种specialgift。试想一下,在你的身后,绵延着数千年的文化传承,站着十几亿的同胞,这难道不值得自豪吗?有必要否认吗?又能够否认得掉吗?
既然“摆脱”不掉,就要正视它,认识它。如果你对中华文明和美国文化都不了解,有什么资格代表美国人和自己去贬低自己的种族呢?这难道不荒谬吗?
事实上,所谓“永远的外乡人”,并不是说美国人不接受华裔。从法律意义上来讲,美籍华裔的citizenship是无可置疑的,也享有一切美国公民的权利。至于你在文化社会中如何定位自己、认识自己,主要还是要有自尊和自信。如果连你自己都否认自己的种族,别人又怎么会尊重,怎么会愿意承认你是他们的一员呢?
勇敢地说出:我是美国人!我来自中国!
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但如果想摆脱“外乡人”的荒诞感,却是一名ABC必须学会做到的事。
邵老师点评:
无论是ABC还是留学生,想获得所在国的认可和尊重,首先要学会认可和尊重自己的种族和身份。我们的国家在很多方面是值得世界尊重的。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