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悉尼大学400多名中国留学生挂科震惊了整个华人世界。
仅悉尼大学商学院一年级《商业的批判性思维》课程就有309人挂科。由于学商科的学生以中国人居多,所以中国学生占了这次挂科大军的绝大多数。
挂科的中国学生说,这几门课在此之前都是比较容易的课,考试都是主观题,只要用老师教的知识开放性地回答,只要言之有理、言之有物都是可以通过的。所以,这些学生对于自己的挂科感到不可思议,所以开始抱团进行上诉。
所谓的上诉,并不是指法律上的上诉,这是欧美学校的一大特色,它是学校的一个正规流程。悉尼大学所有的科目都规定,如果学生挂科,就有3次上诉的机会。第一次机会叫非正式上诉,也就是教学组重新进行试卷批改,此次学生申诉团已经进行了非正式上诉,但并未取得满意的结果。按照规定,他们可以进行第二次上诉,也叫正式上诉。正式上诉由院系统一来处理,目前申诉团正在进行的就是这一步。如果这个结果学生还不满意的话,就可以进行更高一层的上诉。
虽然第一次非正式上诉最终效果不太理想,但是还是有10名同学上诉成功。在重新评阅了这10名学生的试卷后,他们的成绩被重新评估,这些同学最终获得了考试的通过。
其实,这种上诉的政策,不仅澳洲学校有这样的规定,美国、英国的大学都有这样的流程。这也体现出欧美大学的人性化。欧美大学和中国大学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,欧美大学一直认为老师只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。每位老师的知识水平都有局限性,不能完全客观地评阅试卷,尤其是对于开放性的试题。所以,一旦当学生对评分有异议,都可以提出上诉,请求阅卷老师重新阅卷,甚至还可以请其他更高级别的老师重新阅卷。
在几乎每一所美国、英国大学里,都有着本来考试不及格,但是上诉成功,重新被判通过的真实案例。
所以,留学欧美,如果考试不及格,别怕!你可以通过上诉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邵老师点评:
欧美大学上诉制度的背后是人文关怀。但是,千万不要错误地理解这种人文关怀。上诉成功的前提必然是学生已经拥有了通过考试的能力,但由于阅卷老师的失误或主观性,而导致不及格。如果学生整天不好好好学习,即使有100次上诉机会,也可能会被学校劝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