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人生由我引领 Dazzling life,starts here

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
021-62110304

【晚婚优惠都等没了~】“留学单身汪”心里也是苦的……

2015-12-22
分享到:
恋爱成家难,一向是留学生群体的“硬伤”。12月21日,国家婚育政策又在这伤口上撒了一把盐:取消晚婚假、晚育假!现在的家长最该担心的再也不是早恋了!
 
 
英国高中,英国中学,英国留学,上海英国留学中介

 
12月21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(草案)》公布,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、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。晚婚、晚育,从原来的23天假期,缩减为3天!

据说,昨天消息一发布,各民政局门口立刻排起大龄男女组成的长龙……有热心的朋友甚至建议,将12月21日命名为“晚婚纪念日”,来凭吊“晚婚”概念的寿终正寝。

那么,问题也来了:晚婚已经不发优惠券了,迟迟不结婚的留学单身狗,还能找什么借口?

没sei了……最后一根稻草被无情抽走之后,孤苦伶仃的单身留学生们,再也没有能够遮羞的破布了。留学生恋爱成家老大难的问题,暴露得一览无余。
 
英国高中,英国中学,英国留学,上海英国留学中介

为什么留学生谈恋爱成问题?这是由整个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的。


一、时空断层:


从时间上来看,留学生的生活因为地域的转移,被切割成两段。小朋友即时在国内有相好的对象,因为年龄尚小,并不稳定,一出国,大多数人面临着分手的命运。于是,前期的人脉积累作废,从起步上,就比连贯成长的孩子落后了。


二、文化隔阂:


中国人的爱情观、婚姻观甚至价值观,都与西方人有隔阂。人种互相歧视,文化习俗无法共通,让留学生的异域浪漫传说基本上只停留在传说的层面。

三、选池太小:


一般的留学生,在寻求伴侣时,眼光大部分还停留在本族人,甚至本地人。而留学生在国外的比例毕竟很小,一所学校甚至一座城市里的中国人,也就那么多。不论再增长,也不会超过美国人的数量,或者国内中国人的数量。所以,可选的范围太小,选中意中人的概率也就更低了。


四、缺乏教育:


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。中国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,普遍忽略甚至抵制正常的爱情教育。一切以学业为主,一切以留学成功为重,视爱情为洪水猛兽。然后呢?等孩子到了适婚年龄,他们就盼望着能够从天而降一个理想伴侣来到孩子身边,不用培养、不用交流,立刻成家生子,完满人生。正是这种不切实际的希望和要求,造成很多留学生不会爱、不懂爱,甚至害怕去爱。从能力上就欠缺恋爱成家的素质。很多人找一个对象,只是为了抵消一点孤独,是完全被动的选择。

这种囧境,怎么破?

解铃还许系铃人。

一切的根源,在教育,在家长,在文化的熏陶和理念的培养。

既然已经选定了出国这条路,认可了普世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,那么只在结婚恋爱这一方面固守着传统的偏见和习惯,岂不是在挂羊头卖狗肉了?
 
英国高中,英国中学,英国留学,上海英国留学中介

根据美国官方的统计调查,有57%的16岁少年少女,已经有过独自外出约会的经历,而且是家长完全允许的。中国家长能接受么?如果接受不了这一点,那么你为什么能接受国外上课不教思想品德政治课呢?

一方面,中国人嚷着反对种族歧视;另一方面,中国孩子到了国外,见到黑人小伙儿和姑娘还是躲得远远的——当然这有可能是出于安全的考虑,不能一概而论,但是这种文化心态本身就是狭隘和矛盾的。恋爱自由,按照中国传统的模式来讲,怎么讲都是一纸空谈。

其实,孩子的学业和成人的事业一样,并不会为爱情所干扰。还记得居里夫妇么?NBA的高中生球员,也都在20岁左右奉子成婚。成家、立业,这两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辅相成的观念,不知道何时被家长理解为对立的两件事,从小压抑孩子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,抵制早恋,导致孩子成年后的情感缺失。
 
英国高中,英国中学,英国留学,上海英国留学中介

如果说爱情真的是洪水猛兽,那么真正有效的治理方法,是大禹的“疏通”,而非他的老父亲鲧的“堵塞”。人的自然本性是按捺不住的,在沉重的压制下,只会让它变形,或者营养不良。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,才会让人类的这种天性真正自然健全地发展。

其实,无论是时间、地域、文化、移民政策还是种族观念,对于留学生而言都不是必然的困境。最重要的,是他们必须具备恋爱的能力和相信爱情的勇气——而这些正是留学生家长应该馈赠给孩子的人生礼物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邵老师点评:

正视孩子对于爱情的需求和情感能力的发展,从人生长远的角度引导孩子理解恋爱成家的意义和恰当的处理方式,养成恋爱的能力,是预防留学单身病和晚婚病的最佳疫苗。

 

 

 

英国高中留学英国高中排名www.dingshi-edu.com

Leavea message

给我们留言

在线留言 首席顾问热线:18616330842
021-62110304
18616330842

微信咨询

 

中行信用卡开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