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挑选英国顶尖名校
如何挑选英国顶尖名校 在英国留学低龄留学大潮袭来的今天,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高中、大学本科教育,低龄留学俨然成为了新的留学趋势。但国人对于如何申请国外中小学的信息知之甚少,如何选择学校一直是家长的难题,排名显然是大家考量的一大标准,然而,这样真的能选择到理想的学校吗?
排名并非唯一
刚开始做研究时,在选取哪些私校作为访问对象上,以私校排行榜(Independent School League Table)为标准,选取在A-Level或GCSE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学校。当有英国留学家长向英国同学及朋友们询问对这些学校的看法时,却发现英国家长对这些所谓的“名校”持保留意见。“比起简单的成绩排名,英国人更看重口碑。”它的传统,它的学生未来去向和它为学生带来的附加价值,比如它的人脉,都是比成绩排名更为重要的东西。”
实际上,看成绩排行榜选学校并不是个别的习惯,几乎所有的中国家长都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成长起来的,分数几乎是他们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。中国学校和英国私校在培养孩子的目的上存在的差距就体现在这里。“很多顶尖私立学校培养孩子的首要目标是培养他们的品格,而不是把他们培养成书呆子。”女校唐屋中学(Downe House School)校长Emma McKendrick女士直言不讳地对卫红说:“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准备好,就算她们上了牛剑,她们也不会是成功的,甚至这种光环对她们来说是一种负担。”
“我看有些中国学校在入学时直接选成绩最顶尖的学生,过了几年,他们大差不差地成为最顶尖的毕业生。中国学校几乎不用做什么,他们要做的就是挑选。而英国的学校不同,他们可能选择成绩并不突出,但是却充满热情的学生,进入学校后,他们可能会爱上某一门学科,也可能发展其他特长。毕业时,他们有可能去了牛剑,也有可能去做他们认为更重要的事。在这里我们更看重的学校给孩子的附加值。”这是维珍集团(Virgin)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(Richard Branson)的母校斯托学校(Stowe School)的理念。
一些校长坦言,在学术排行榜上,有一些学校的学术排名像坐直升飞机一般直线上升,他们成功的“秘诀”很简单,从东亚招来一批学生,他们可能就读数学、物理、化学这几门,考了一堆A*,排名自然就上去了。这些学生就像“学术外援”一样,把学校变成了“学术工厂”。因此一些学校对所谓的成绩排行榜呲之以鼻,甚至向家长直接了当地表明,他们不参与这些排名,并且认为这些排名有各种弊端。即使一些在排行榜上排名前列的学校也会声明,自己并不重视这个排行榜。英国私立学校一般没有对海外学生数量的明文限制,但是好学校往往会从教学效果和学生体验出发,把国际学生的比例维持在15%左右。而那些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往往都是亚洲学生比例超高的学校。
英国私校一般都会设置面试环节,确保招进来的学生是他们想要的学生。顶尖私校招收中国孩子不是为了“填位子”,更看中的是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带给学校的多元化。
私校与“贵族学校”不能划等号
在中国家长的眼中,英国顶尖学校往往有一层“神秘的光环”,他们对一些皇室成员上的学校或者一些所谓传奇的“一出生就报名”的学校有一种莫名的仰慕。国内的绝大部分家长只知道两所学校,一所是伊顿,另一所就是哈罗,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两所都是男校或者全住宿学校。
不可否认的是,中国家长在被英国历史悠久的私校和严谨的校风吸引的同时,中国急剧增长的市场也吸引着大多数英国私校,他们跃跃欲试,希望进入中国市场。2014年8月,英国著名的私立高中惠灵顿公学(Wellington College)上海分校在前滩落户,这是这所学校在中国的第二间分校。惠灵顿公学每年的学费约为20-25万人民币,几乎快赶上了在英国本校入读的费用。这些校园环境优美、师资力量雄厚、体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的学校给中国家长的感觉就是两个字——贵气,因此,他们习惯性地把英国私校称为“贵族学校”。他们想象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不仅能接受像英国贵族一样的教育,还能养尊处优地过着悠闲奢华的贵族生活,但殊不知,他们对“贵族学校”和“贵族精神”的理解并不全面。“西方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,它不意味着养尊处优,悠闲奢华的生活,而是一种以荣誉、责任、勇气、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。“在英国教育体制下,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形成独立性格的最大障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