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“中国人平均每年读书不到5本”的新闻占据各大媒体、社交圈的热门话题中,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分析、反思现代科技对于我们阅读习惯的冲击。
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,无论公交还是地铁,都能看到男女老少,手捧着Ipad或者手机,成为“低头一族”。在餐厅聚餐,或者在社交场合,也经常能看到一群人彼此不说话,只顾着埋头玩着自己的手机。
而在地球的另一端,腐国是怎么样的情形呢?
我在2012年通过上海华申留学,前往腐国LSE大学读经济学本科。初到英伦,在繁华的伦敦街头,腐国人的阅读习惯真是令我大吃一惊。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地铁系统,伦敦的地铁异常狭小和拥挤,根本无法与北京上海的现代化地铁设施相比,但是就是在这么狭窄、闷热、噪音巨大的车厢里,几乎坐着的人都手拿一份报纸阅读。
腐国的火车交通非常发达和便捷,很多上班族都是通过火车上下班,在火车上,你也能经常看到腐国人一手端着一杯咖啡,一手翻着手中厚厚的书本。天气好时,你也时不时能发现一个个年轻人躺在城市的草坪上,惬意地看着书,看累了,就把书本盖在脸上,小睡一会。
在腐国,到处都能看到阅读的人群。中国人其实也爱阅读,国人看微博、刷朋友圈,看着一些无关痛痒的心灵鸡汤,但腐国人更多的是看报纸、小说、传记。我想,可能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,为什么腐国盛产思想家、哲学家、物理学家,为什么腐国人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排行榜上永远能排进前三,为什么腐国的精英教育吸引着全球那么多的人才前去深造。
当然,腐国人的阅读习惯也不复以往的兴盛。在网络科技的冲击下,腐国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变成了“低头一族”。腐国人对此也展开了大量的讨论与反思。有研究机构对腐国伯明翰、莱斯特、伦敦和曼彻斯特的中学进行调查发现,在禁用手机的学校里,同学们的考试成绩比其它学校高出6%还多。
自2007年4月开始,已经有法律规定老师可以依法没收课堂上学生的东西。有消息称,腐国政府也在考虑制定法律禁止中小学学生在校使用手机。
腐国还设立了“读书日”,在这个节日里活动十分丰富,仅仅是学校、图书馆、书店所举办的庆祝活动一般便过千项,例如故事人物模仿大赛、午间故事时间、各类型的书展等。
腐国有关机构会向儿童发放面值1英镑的读书日代用券,让孩子们到读书日成员书店换购一本喜欢的书。主办单位还会特别为世界读书日出版新书,此外还会设立好书名单,不但向小朋友推荐25本有趣读物,更提供一系列的活动建议,使教师可作为教学参考。
腐国持续在打造读书人的国度。虽然我只在腐国待了短短3年的时光,但是腐国人那种安静怡然,沉浸在阅读快乐中的专注神情真的令我过目难忘。
邵老师点评:
腐国人的阅读习惯是从小养成的,小学就开始引导孩子阅读的兴趣,家庭负责监督,并且政府充分利用每年的“读书日”举行系列活动,鼓励孩子买书读书,在其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爱读书的种子。